“八五”普法期间,楚雄州投资促进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紧扣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这一核心,主动将普法工作全面融入招商引资、企业服务与队伍建设各环节,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。
一、强化组织引领,构建普法与招商协同推进机制。一是强化组织保障,将普法纳入年度重点工作,制定专项实施方案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普法与业务同部署、同落实。二是聚焦能力提升,围绕招商引资涉及的法律领域,梳理编制《领导干部招商引资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》,重点学习《民法典》《外商投资法》等,并通过专家授课、庭审旁听、案例教学等方式,全面提升队伍在谈判、缔约、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法治素养。三是拓展宣传渠道,线上线下协同发力。线上利用官网、公众号发布政策解读、风险提示200余条;线下布设法制宣传展板100余块、播放标语300余条,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“法治进企业”活动,定向推送普法资料,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投资信心与合规意识。
二、紧扣主责主业,推动普法与招商业务深度融合。一是构建全流程法治屏障。建立“事前审查、事中跟进、事后评估”机制,在项目洽谈阶段联合部门核查资质,在合同审查阶段严格把关累计审核合同150余份,提出修改意见600余条,并在项目落地后协助解决治安、备案等后续问题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二是创新精准服务模式。推行“法律顾问+招商专员”机制,为晶科能源、宇泽半导体等120家重点企业提供“一对一”法律服务。针对龙佰禄丰钛业、龙发制药等企业面临的债务、诉讼等复杂历史遗留问题,主动协调法院、公安、司法等部门,通过“府院联动”、“保姆式”服务,量身定制解决方案,成功帮助企业化解困境、实现重生,彰显了法治服务的温度与效能。三是搭建部门协作网络。与公安、司法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涉法问题快速响应机制,联合举办法治座谈20余场,倾听企业诉求,以协同联动提升整体营商服务效能。
三、筑牢廉洁防线,营造法治化招商生态。一是强化纪律警示教育,定期组织学习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云南省政商交往“正面、负面、倡导”清单(试行)》等党纪法规,明确招商工作中“利益输送”“违规承诺”等风险红线与禁令,引导干部知敬畏、守底线。二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,对项目洽谈、合同签订、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监督,“八五”期间全局无违纪违法案件发生,营造了依法、廉洁、规范招商的良好氛围。
通过系列举措,楚雄州投资促进局成功将法治内化为招商核心竞争力和重要“软实力”,不仅规范了招商流程,更以精准的法律服务赢得了企业信任,为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